南京市江北新区2018年五月主题(体育健康)督导方案
南京市江北新区2018年五月主题(体育健康)督导方案
为进一步贯彻落实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》以及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》精神,推进素质教育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决定5月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健康工作专项督查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督导内容
(一)体育健康教师配备情况。
(二)体育健康课程开设情况。
(三)体育活动开展情况。
(四)体育设施设备配置与场馆建设情况。
(五)学生体质健康与艺术素养监测情况。
二、督导流程
(一)访谈分管校长、体育组、卫生室,查看相关记录,完成体育健康制度、计划、记录等检查内容。
(二)访谈教务处、德育处、财会室,查看相关记录,完成体育健康数据、方案、投入等检查内容。
(三)听一节体育课,完成课程开设、课程结构等检查内容。
(四)参加一节大课间活动,查看日运动时长和大课间运动量的合理程度。
(五)调查学生,完成体育活动方面等检查内容。
(六)实地查看体育卫生设施。
(七)向学校做督导反馈。
(八)完成平台填报。
三、督查要求
(一)将此次主题检查与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,把督导检查作为推动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手段。做好有关指导、协调工作,推进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,既要充分肯定成绩、总结经验,又要正视问题、指出不足;要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,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,确保此次督查工作真正取得实效。
(二)软件作为督导重点,硬件据实填报上传。
(三)《中小学校体育健康工作督导用表》作为入校工具使用,40个观察点均需查到,反馈时根据学校情况可有所侧重,填报以“钉钉”平台为准。
附件一:
中小学校体育健康工作督导用表
项目及权重 | 指标及权重 | 序 号 | 指标内容 | 分 值 | 等级与系数参考 | 观察点 | |||
A | B | C | D | ||||||
1 | 0.8 | 0.6 | 0 | ||||||
一
组 织 管 理
(14%) | (一) 管 理 到 位 (6%) | 1 | 体育与健康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,三至九年级每周3课时,高中各年级每周2课时;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也纳入教学计划,列入课表,严格实施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学校课表 |
2 | 每天锻炼1小时,上午安排一次广播体操、特色操,无体育课的当天下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学校课表 | ||
3 | 学校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,制定和实施体育安全管理工作方案,明确责任人,落实责任制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制度 | ||
(二) 领 导 重 视 (4%)
| 4 | 校级领导分管体育工作,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题会议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会议记录 | |
5 | 每学期校长听体育课,分管校长不少于每人(体育教师)1节 | 2 | 是 | <1/2 | 听课记录 | ||||
(三) 监 督 检 查 (4%)
| 6 | 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、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网站橱窗 | |
7 | 利用公告栏、家长会和校园网,每学期通报一次学生体育活动情况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|||
二
教 育 教 学
(34%)
| (四) 课 程 教 学 (14%) | 8 |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、单元计划、课时计划齐全,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合理的运动负荷,增强课程内容的选择性、趣味性 | 4 | 很好 | 较好 | 一般 | 差 | 教学计划 |
9 | 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到100%,做到有课本、教案、课表,有健康行为检查表和分析 | 4 | 很好 | 较好 | 一般 | 差 | 教案课堂等 | ||
10 | 体育教师坚持集体备课、校本教研 | 3 | 是 | / | / | 否 | 教研记录 | ||
11 | 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和考核登记制度 | 3 | 是 | / | / | 否 | 考勤记录 | ||
(五) 校 园 体 育 活 动 (20%) | 12 | 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按计划严格实施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班级 | |
13 | 学校每年召开春、秋季学生运动会,运动会多层次、多形式,有设计全体学生参加的项目 | 4 | 很好 | 较好 | 一般 | 差 | 秩序册 | ||
14 | 每年定期组织举办各类体育比赛 | 4 | 是 | / | / | 否 | 方案照片 | ||
15 | 实施“2+1”文体工程,实现80%的中小学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 | 3 | 是 | / | / | 否 | 班级 | ||
16 | 实施“2+1”文体工程,开展体育专项化教学,有85%以上的学生掌握至少2项体育技能 | 4 | 85% | 70% | 50% | <50% | 教学计划、班级 | ||
17 | 对学生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;对全体学生开展基本急救训练,宣传和教授基本救护技术;学生骨干(红会成员、班级卫生员或体育健康课代表)掌握常用的现场急救技术;健康教育宣传栏底稿等有关健康工作资料齐全 | 3 | 是 | / | / | 否 | 教案活动记录等 | ||
三 条 件 保 障 (23%)
| (六) 教 师 队 伍 (9%) | 18 | 体育教师数量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体育组 |
19 | 体育教师职务评聘公平、公正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|||
20 | 体育教师工资待遇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|||
21 | 将体育活动课、课间操(早操)、体育竞赛、课外体育活动组织、运动队训练和管理折算成课时,计入体育教师工作量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体育组 | ||
22 | 在学校公用经费中以每人每年850元的标准为专职体育教师户外工作统一购买服装及防护用品 | 1 | 是 | / | / | 否 | |||
(七) 场 地 器 材 与 经 费 (15%) | 23 | 体育场地、器材、设施达标情况 | 1 | 90% | 70% | 60% | <60% | 实地 | |
24 | 体育场地平整、整洁,符合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要求 | 2 | 很好 | 较好 | 一般 | 差 | 实地 | ||
25 | 体育场馆、设施管理规范,及时维护,确保安全运行 | 2 | 很好 | 较好 | 一般 | 差 | 实地 | ||
26 | 学校体育场地、器材、设施有专人负责管理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实地 | ||
27 | 课余和节假日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 | 4 | 是 | / | / | 否 | 班级 | ||
28 | 公用经费按规定用于体育支出,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要 | 4 | 是 | / | / | 否 | 财务 | ||
四 学 生 体 质 (18%)
| (八) 开展 学生 体质 健康 测试 (12%)
| 29 | 实施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,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教务处 |
30 | 妥善保存学生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原始数据 | 1 | 是 | / | / | 否 | |||
31 | 有90%以上的学生达到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合格以上等级 | 5 | 5% | 4% | 2% | <2% | |||
32 | 有40%以上的学生达到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良好以上等级,并逐年增长 | 4 | 40% | 30% | 25% | <25% | |||
(九) 测试 评价 (6%) | 33 | 每年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,并通报学生及家长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||
34 |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重要内容,并形成制度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|||
35 | 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,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|||
(另) 学生健康 | (十) 健康保障(10%) | 36 | 建立医生进校园机制,建立学校与辖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对口联系机制,实现医务人员定期进校园、常规有联系、应急即处置的工作目标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卫生室 |
37 | 定期对学校食堂卫生、饮用水、传染病防控等开展监督检查和指导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|||
38 | 建立学生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制度,以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》数据为基础信息资料,为每个学生建立体质健康档案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|||
39 | 学生视力状况监测率100%,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,近视率与上年度比持平或下降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 |||
40 | 学校安全饮水达标率、卫生厕所达标率100% | 2 | 是 | / | / | 否 |
说明一:
1. 第18条:体育教师数量按照《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》测算;(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,根据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,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,配备体育教师。小学1~2年级每5~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,3~6年级每6~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;初中每6~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;高中(含中等职业学校)每8~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。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。)
2. 第21条:体育教师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每周计2课时,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(含统计、整理、上报),每班每学年计8课时。(仅作参考)
3. 第23条:体育场地、器材、设施达标情况,按照《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》测算;
4. 第28条:上级教育部门拨付公用经费中,安排用于开展学校体育活动、比赛以及易耗体育器材购置费用数额和比例;
5. 第30条:保留各年级《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登记卡》原件备查;
6. 第32条:以各学段毕业年级学生测试结果为例。
说明二:
本附件仅作为督导工具使用。督导时以“指标内容”作为督查依据,但考虑校际差异、活动开展的深入程度,督学自行把握各项指标的要求程度;“等级与系数”使用方法是作为定性评价的参考。关键在于推动相关工作。
附件二: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(由督学决定是否让学校先行自查)
单位全称:
校 长 | 主管校长 | 电话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教务(体育)主任 | 体育组长 | 电话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体育教师数 | 体育教师缺额人数 | 体育教师平均周课时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年级 | 班数 | 学生人数 | 年级 | 班数 | 学生人数 | 年级 | 班数 | 学生人数 | 年级 | 班数 | 学生人数 | ||||||||||||||||
一年级 | 四年级 | 七年级 | 高一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二年级 | 五年级 | 八年级 | 高二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三年级 | 六年级 | 九年级 | 高三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各 项 指 标 评 估 结 果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序号 | 评估指标内容(要点) | 得分 | 存在主要问题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 | 成立领导小组,定期研究工作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 | 将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3 | 建立意外伤害应急管理机制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4 | 校长将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5 | 校长、分管校长听体育课次数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6 | 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7 | 公布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8 | 每学期通报学生体育活动情况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9 | 体育教学计划、单元计划等齐全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0 | 依据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1 | 加强教学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2 | 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、考核制度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3 | 制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4 | 将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5 | 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等时间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6 | 学校每年召开春、秋季运动会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7 | 开展体育专项化教学,85%学生掌握至少2项体育技能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8 | 对学生加强体育安全教育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9 | 体育教师数量达到规定标准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0 | 体育教师职务评聘公平、公正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1 | 体育教师工资待遇、工作服装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2 | 体育活动、测试纳入教学工作量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3 | 体育教师集体备课、校本教研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4 | 体育教师参加培训、继续教育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5 | 体育场地、器材、设施达标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6 | 体育场地平整、整洁,符合要求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7 | 体育场馆管理规范,安全运行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8 | 体育场地、器材等有专人负责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9 | 课余、假日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30 | 公用经费满足学校体育需要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31 | 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32 | 妥善保存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33 | 按要求上报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34 | 95%以上学生达到标准合格等级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35 | 40%以上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36 | 每年公布健康测试总体结果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37 | 健康水平列入综合素质档案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38 | 分析测试结果,把握体质趋势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填报日期: 年 月 日